【研究报告】于发友 |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45年:历程、经验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4-08-09
浏览量:50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45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稳中求变的发展历程,实施了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教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史,铸就了新中国教育事业辉煌的壮丽业绩。

  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改革开放45年来,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推进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体来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并相互制约。1978年以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教育体制改革起步阶段(1978—1989年)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工作在教育等领域陆续展开,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导和支持下,国家作出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决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也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现重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余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是同我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改革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使得我国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就业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健康发展。《决定》的颁布及实施,标志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在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系列工作稳步推进,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很大。

  (1)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力开展了恢复重点中小学制度;初步建立起“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管理体制;适度完善中小学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基础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有步骤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征收教育费附加等。

  (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为核心,竭力扭转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局面;加快建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持续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方面。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将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构建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积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等。

  (4)教师教育改革方面。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和办好师范教育;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和考核合格证书制度;积极建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和管理体制。同时,有序恢复和建立教育督导制度,为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教育、城市教育、企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稳步推进成人教育和扫盲教育;开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体制改革正确处理了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教育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关系,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的关系,教育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等。这一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我国民众受教育人数和年限均显著提高,文盲人数和文盲率明显下降。二是教育发展加快, 各种教育协调发展。例如,学校数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各级各类教育招生人数、毕业人数整体上不断增加;民办教育、民族教育、妇女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得到较快发展。三是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师资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师生比整体呈现降低趋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高。四是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育办学条件持续改善。“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五是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公平进一步彰显。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学校、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关系。

  (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的探索阶段(1989—2002年)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国际政治格局剧变,世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治、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这迫切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增强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从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召开了两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4年和1999年),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推动了一系列重大体制机制改革。

  基础教育阶段,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党的十四大以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政府缺位问题,在1985年开始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到21世纪初,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基本确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制。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的多元办学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明显。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和《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精神,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解决中央与地方、教育部(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协作问题。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及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部门办学体制基本结束。

  民办教育方面,我国逐步建立起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1999年,改革开放以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民办教育从“对公办教育的补充”转变为“与公办教育并重”。我国民办教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02年,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的招生就业制度得以建立。1989—1994年,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的变革,逐步推行高校收费并轨,实行大学生收费上学制度。高校学费成为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部分,学费收入占当年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0年的1.7%上升到2000年的22.09%。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强调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将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改革招生计划体制,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把原来的“两包”(即统包统分、包当干部)改变为“两自”(即自费上大学、自主择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改革全面铺开。

  国家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1998年年底,在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三项原则的基础上,教育部推行了“3+X”科目设置改革、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形式改革、录取手段改革四项改革,以更好地体现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加高校选择权,更好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中学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好地将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级政府的省域统筹权以及高校招生自主权相协调。

  我国还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探索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逐步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学校也随之改变单纯依赖财政拨款的观念。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

  这些改革措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持续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是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基础教育教材“繁、难、 偏、旧”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三是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全民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基本建成结构较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职业和成人教育体系。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164万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 72万人。成人教育进一步满足各种培训需求。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多形式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五是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步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六是建立完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七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育事业步入了依法治教的健康发展轨道。八是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待遇得到法律保障,教师月平均工资显著提高。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大幅度上升。高校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

  (三)教育体制改革整体推进阶段(2002—2012年)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10年,21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整体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系统设计教育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把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要义,由政府主导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节奏。理顺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教育事业建立起根本保障。201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二是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投入机制。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责任分担机制,多渠道筹措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相继强调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强调落实“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来源,科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首次达到4%,我国全部实现“两基”攻坚任务。高等教育大众化稳步推进,推进“211工程”“985工程”高水平一流大学建设。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国民教育体系的学生资助制度,真正把教育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鼓励社会力量多种方式办学,形成公办、民办之间的良性竞争,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三是充分发挥省、市两级政府教育统筹能力。基础教育“以县为主”与高等教育“两级管理、省级统筹”的管理体制日益健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一步明确责任,把权力下放给学校,不断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这一时期教育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主要包括十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确立了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出台了学前教育“国十条”,提供 “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二是义务教育实现了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转变,西部“两基” 攻坚计划全部落实,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三是全国所有省份都开启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以满足个性发展。四是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的新格局,不断深化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紧密合作,提升了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基础能力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五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迈入较高水平,高校在校生数跃居世界首位,成功启动了“211 工程”“985 工程”计划,涌现出一批一流高校和重点学科基地,提升了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六是完善了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搭建了终身学习“立交桥”,社区教育、老年大学、“学分银行”等多种形式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七是突破了招生体制改革的瓶颈,义务教育实现就近免试入学,高中阶段采取了以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为主的招录制度,高等学校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八是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适应教育改革,“管办评”分离机制逐步完善,省级政府统筹权日益强化,义务教育“以县为主”和地方高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入快车道。九是教育对外开放迈向新高度,有效地服务国际国内大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十是以师德为抓手相继出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打造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实行免费师范生制度等,从职称评聘、薪资、住房、医疗等方面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提升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四)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这一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教育综合改革,召开了新时代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对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公办教育到民办教育、从简政放权到完善治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治理体系和良好的教育生态。

  这一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二是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三是构建基础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出台相关文件、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基础教育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基本确立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四梁八柱”,基础教育踏上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征程。四是建设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具体表现在“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六是建立服务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如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不断提升非学历职业技能教育、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积极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等。七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主要体现在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高中考试招生制度与规范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等。八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树立科学成才全面发展的评价观,全面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开展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等。九是构建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明确中央和省级教育管理权责,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完善各类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和投入机制;深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等。十是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例如,分类管理引导民办教育良性发展、规范民办教育有序发展、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十一是“互利共赢,以我为主”扩大教育开放,主要有构建出国留学改革发展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留学中国计划’,规范接收国际学生”、积极推动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办学等策略。十二是健全教育脱贫攻坚领导体制,主要表现为统筹部署教育扶贫攻坚任务、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用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持续提升高校精准扶贫治贫效能等。十三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总之,我国教育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梦逐步成为现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广大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新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总体实现、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教育公平显著推进、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育体系日趋完备、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教育体制更加灵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坚持激发教育活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初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完善,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得到建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不断健全,教育开放取得新进展,教育脱贫攻坚领导体制得到健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良好的教育生态初步显现。

  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45年来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形成了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从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看,历次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和历次教育改革重大决策的出台,都是党中央在重要历史节点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都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重视党的建设,并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加强了党的领导。无论是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教育战略地位、教育发展方向的确立,还是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党的科学理论指导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引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重大教育体制改革都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工作,对教育事业既要“造型”,更要“铸魂”,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思想武器和实践力量,进而战胜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三)坚持把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

  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是开创我国教育发展新局面、实现教育改革新突破的应有之义,是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教育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实则是在教育改革中要做到全局设计、科学规划、系统架构和有序推进,注重教育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并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教育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最终要着眼于整体利益,聚焦教育改革发展总目标,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我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教育改革,都特别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例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突出地提出来,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由此可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四)坚持把落实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改革的战略主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发展党的教育理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分数的突出问题,经过基层一线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深入的理论研究,逐步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个理念在1999 年被正式写入国家政策文件,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并以新课程改革为载体被持续推广。党和国家积极倡导与实施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和人才支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稳步实施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五)坚持把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

  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让所有孩子都能有学上、都能上好学,就是最大的民生。公平和质量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公平的质量,也就没有高质量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而教育质量又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公平和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作为重点任务,积极探索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可行路径,着力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由此,我国义务教育开始从普及转向均衡,从低层次的教育公平转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六)坚持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相适应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科技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教育改革的思想、内容、方式等会受到所处社会或时代的经济、政治、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经济、政治、科技等因素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教育改革为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和创新动力。由此看来,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从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看,每次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不是与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需要紧密联系的。比如,1985 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会和科技体制改革大会召开后不久举办的,主要是适应和落实经济、科技对人才培养的要求。1994 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召开的。从宏观视角来看,我国教育经历了从“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到“国家之计,党之大计”,由“两个服务”到“四个服务”,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发展过程。可见,促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相适应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七)坚持把完善法治制度建设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法治制度建设既是教育治理能力的基本体现,也是教育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制度机制和法治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前提,是发展和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制度机制不断得以完善,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随着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其他教育法规的陆续发布,我国教育专项法律、法规和条例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教育立法逐渐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和多元化,教育立法程序也逐渐合情、合理和合法,我国教育法治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长远来看,完善制度机制和加强法治建设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序进行,保障了教育战略地位的全面落实,保证了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提高了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

  (八)坚持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

  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由此,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总体来看,我国教育改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动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竭力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基层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势能和强劲动能。例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再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实施特别强调推进教育改革试点,试点成功再逐步推行。为此,国家专门成立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教育部增设教育综合改革司,专门负责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和教育改革试点的组织推进工作。

  (九)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每次重大教育改革,都把教师队伍作为重要支撑,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如解决教师地位和待遇问题、加强师范教育、开展教师培训、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和设立荣誉表彰奖励制度等,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例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再如,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阐明了教师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性质、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资格条件、培训制度、考核标准、待遇水平等,有力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反映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是维护教师权益、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法律。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系统谋划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思路举措等。由此,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持和坚强保障。

  (十)坚持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

  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做法,着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原则,大力推进留学工作,持续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双边或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等。多年来,我国在优化教育开放体制机制、扩大教育合作空间、提升教育开放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促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教育方案、贡献了中国教育力量。

  (十一)坚持把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形成良好发展环境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同推进。因此,全社会要关心、关注和支持教育发展并为之共同奋斗,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支持教育,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发展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更进一步指出:“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并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但不得强迫摊派。”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使得作为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主要形式的民办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三、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未来展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国教育发展所处的总体格局是以优先发展为总定位,以教育现代化为发展方向,以建设教育强国为战略部署,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旨归。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中,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应以更加全面、系统的体制改革为统领,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已发生深刻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党的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充分证明了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必要性。教育发展从来就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而是始终与各个时期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与党的各项事业紧密相连,党的正确领导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助推力。因此,在加快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时刻牢记党的思想指导和方向引领,时刻保证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和育人性,使教育方向、方针政策都在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确保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永续发展,真正培养出一代代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进一步完善“五育”融合的教育体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指出“六个下功夫”的培养路径,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完善“五育”融合的教育体系和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将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第三,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的能力。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客观需要。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秩序和结构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中央提出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我国应对未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保持发展定力的重大部署。因此,增强发展主动性适应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则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主线和底线要求。由此,我国教育要树立更加长远的发展理念,更好发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进一步加快教育数字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保障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既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民生保障的题中之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环节,是锚定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举措。“十四五” 时期,我国将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因此,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切实解决好教育领域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构建涵盖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45年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行动逻辑。今后,我们要在新的发展起点和历史方位上推动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事业行稳致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 《教育史研究》2023年第4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转载

  作者 | 于发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