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析明:亲民兜底——广播电视大学的特质与转型路径选择
纪念成人继续教育改革发展40周年网络征文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尹析明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如何深入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如何进一步推动电大开大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成为广播电视大学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围绕电大转型这个主题,结合电大的过去、现在,探讨电大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亲民兜底是广播电视大学独有的特质
《礼记》之《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亲民”,是指使人弃旧图新、增长学识才干,成为“至善”之人。取其本义,我们说广播电视大学“亲民”,是指电大服务基层、贡学于民,让普通老百姓提升知识技能、成长进步,成为国家建设高素质劳动者。
广播电视大学办学40年,我们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不辱使命、成就非凡。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电大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深深地烙上了亲民的印记。1978年2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各地电大如雨后春笋,很快遍布城乡。我们的电大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同生共兴,40年风雨兼程、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数以千万计的毕业生和数百万的在校生,足以让电大成为当今全国乃至世界办学规模最大的新型高等学校。
(一)以普通老百姓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办学系统和信息技术优势,不断改进为民服务的手段与方式,努力把电大办成老百姓身边的大学
建立之初,我们做了十多年的学历补偿教育,为千千万万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对知识充满渴望、对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满怀豪情,但又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有志青年圆了大学梦。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基层和农村,聚焦到普通老百姓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立体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系统的优势和信息化平台优势,努力把电大办在老百姓身边,办成一所不一样的大学,办成一所为民服务的新型高校。
在全国,国开大和44所省级开大、电大,950余所市级电大数千所县级电大分校及学习中心,还有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了一个立体覆盖全国城乡、较为完整的办学系统,这是电大为基层和农村众多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学习服务和学习机会的重要保障。在四川,我们有四川电大、20所市级电大、150余所县级电大分校,加上成都电大及所属县级电大分校,电大办学网络基本上覆盖了巴山蜀水、城市乡村,这是电大扎根基层和农村办学的基础和条件。
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贡学于民,我们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让我们为民服务的手段和方式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更加贴近老百姓的需求。我们的教学手段从最初的广播、电视,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云端;我们的专业和课程从对普通高校的简单照搬借鉴,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自己庞大、丰富、优质的专业、课程资源,形成了开放教育独有教学模式和质量标准。我们虽然没有普通高校那样美丽的校园,但我们的校园就在祖国的山水之间;虽然没有漂亮的教学大楼和图书馆,但我们有全国共享的优质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体系,有弥漫山水云端的线上线下办学网络系统,可以把课堂搬到学员的家里,搬到办公桌前,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甚至让课堂伴随万千学子周游世界。
(二)坚持开展“兜底”教育,为各类求学者提供上大学的机会,让教育惠及所有人,促进教育公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国家非常重视推进教育公平,始终关注教育弱势群体,关注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公平问题。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教育公平被再次作为重点提了出来。大会要求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继续教育,推进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等途径,让全国13亿人享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电大始终坚持面向基层、农村、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把“搭建平民进步阶梯”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通过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给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真正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渠道。尤其是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电大开放式的办学模式、遍及城乡的办学网络系统、灵活多样的网络学习模式、优质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及时周到的线上线下学习支持服务,为各类志在成长进步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无论是在基层农村,还是在边远山区,均可就近入学,成为电大学子,成就美好人生。
在四川电大,近年来在读学员超过90%都是来自基层和农村,大多是中职、中专、普高毕业生。从户籍分析,近三年四川电大在读学员中,农村户籍学生占比增长较快,2017年增长21%,本年度新生中,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基本持平。从职业分布分析,来自生产经营一线的工人、农民的占比越来越大。从年龄分析,有20多岁的高考落榜生和中职毕业的年青人,也有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离退休老人,其中,26-40岁学生占比达到52%。
上述分析表明,电大开展的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兜底”教育。我们举办开放教育,为普通高等教育没有惠及的各类求学者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我们举办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让众多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正是电大这样的“兜底”教育,让教育惠及所有人,助推教育公平。
(三)始终保持电大的亲民特质,充分发挥开放办学、资源共享等优势与特色,把最好的教育送给最需要的人,培养了众多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电大芳华40载,始终保持亲民特质,充分发挥开放办学、资源共享等优势与特色,建设老百姓身边的大学,把最好的教育送给最需要的人。我们以开放、共享、创新的理念和覆盖城乡、没有围墙的校园,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电大毕业生,为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开辟了另一条道路。据统计,四川电大截至2017年底,培养各类毕业生100.4万人,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来自基层和农村,而且绝大多数毕业以后长期在基层和农村工作、生活,真正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服务乡村和基层的本土人才。
电大学员来自基层和农村,他们在各条战线的优异表现,成为电大人骄傲和自豪的源泉。我们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错过大学的学习机会,但他们没有沉沦,没有气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为更好地创新创业,他们选择了就读电大。学习中,他们克服普通大学生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在学习的道路上风雨兼程、努力前行,父女同桌、夫妻同窗、婴儿等待母亲下课哺乳的场景感人至深。从电大毕业以后,我们的学员在中华复兴、祖国腾飞的大时代,开拓创新、大展宏图,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家,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成为了教授、总工程师、著名记者、文化名流,成为了创业者、管理者、脱贫致富的引路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成为了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干部、创新创业能手。但他们的是祖国的建设者,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是家庭的支柱和脊梁,是我们电大40年办学的最大成就和骄傲。
二、老百姓的需求是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方向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就是电大的转型方向。从电大自身发展考虑,我们必须适应新需求,借势新时代开启“二次创业”,推动电大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
(一)新时代的新要求为电大转型赋予了新使命
当前,国家发展已经步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包括对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和各种适用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补齐教育短板,推进教育公平。由此可见,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大势所趋,这为电大的开放大学建设和转型升级赋予了新使命。建设“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必须推进教育现代化,运用信息技术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具有亲民特质的电大,自然地肩负起了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
(二)老百姓的新需求为电大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老百姓对知识、文化、职业发展乃至精神上的需求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新形势下,读大学、圆大学梦,获得进入职场的对口学历,仍然是大多数求学者,包括基层、农村、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老百姓的选择。今年秋季学期,四川电大在对口帮扶的理塘县举办免费的学历提升班,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几天时间里就有150余人报读电大,这说明基层和农村老百姓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还很旺盛。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老百姓的学习需求有了新变化,尤其是在职从业者、社区居民及离退休老年人,他们不再把获得文凭作为学习的首要目标,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生活质量、满足文化需求等成为他们参加学习的主要动因。近几年,在电大的学员中,出现了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他们报读电大不再把提升学历层次作为目的,而是为了更新知识结构,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在四川,公益性的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老年大学一位难求,这些现象都显示出老百姓学习需求的新变化。作为亲民的电大,应通过建设开放大学,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及服务手段,以适应新变化,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新需求。
(三)实现由大变强是电大推进转型的内生动力
电大办学40年,虽有大发展,但冷静分析,我们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开放大学建设,阻碍了转型发展。以四川电大为例,经过40年发展,我们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目前,有在校学生18万余人,近3年每年招生约5-6万人,两个指标在全国电大系统都名列前茅,同时我们的办学系统网络基本健全,由省电大、20所市州系统电大及110所县级电大组成的三级办学网络体系,在全国省级电大中也是比较好的。与川内普通高校相比,我们的办学规模也堪属最大。然而,大而不强是我们的主要问题。
电大创建最初的十多年里,我们的办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但那已是过眼云烟,是曾经的荣耀。近年来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电大办学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远不如从前。尽管办学已经40年,但实力偏弱、师资不强,品牌不亮,特色不显,这就是当前电大的实情。作为致力于为民服务的老百姓身边的大学,电大既缺“大楼之大”的硬实力,又缺“大师之大”的软实力,更没有叫得响的文化特色和品牌。所有这些,外影响形象,内影响信心,关键是不能更好地贡学于民,为民服务。当务之急是要花大力气加强内涵和质量建设,尽快推进电大由大变强,逐步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这才是长远之计。
三、建设开放大学是电大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教育部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提出了开放大学建设的12项重大任务,要求电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聚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由此可见,开放大学是电大的未来,建设开放大学是电大转型的必由之路。
按照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近年来电大转型发展实际,四川电大提出了“五马奔开、一马当先”的发展战略,要求全省电大系统围绕开放大学建设这个总目标,开启“二次创业”,力争尽快“进入开放大学第一方阵”。针对当前我省电大转型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冷静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认为,作为基层电大,建设并办好开放大学,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两个基础。
首先,围绕内涵和质量这个中心,办好高质量学历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满足老百姓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
我们要建设的是高水平的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一样,首要使命和任务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在现实条件下,学历继续教育做得越好,就越能贡学于民,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才越大,我们的价值才越彰显,推进转型升级才更有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网上教学模式创新,踏踏实实地办好高质量的学历继续教育,把开放教育做大做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这才是长远之计,才是电大转型最为正确的路径选择。
其次,抓好信息化建设这个基础性工程,构建服务基层、贡学于民的信息化平台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升线上教育服务能力。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计划,要求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以高起点、跨越式的方式推进我国的教育现代化。电大办学40年,一直紧跟教育技术发展步伐。从最初的广播电视,到今天的互联网技术,我们都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这是电大的传统,更是我们的优势,必须努力发扬光大。因此,在推进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优先抓好的基础性工程,大力推进,抓紧抓好。在四川电大,我们提出要实施“智慧云校”建设工程 ,目标就是建成四川开放大学云平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提升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能力。
第三,巩固完善办学网络系统,提升线下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把电大开大办在老百姓身边,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服务。
经过40年的精心打造和悉心维护,电大巩固完善了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系统,电大办学网点遍及全国大多数县市区,使电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百姓身边的大学”。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是电大开大现在和将来的光荣使命。无论将来电大怎样转型,电大的办学方向始终是面向基层和农村,这就需要借助这个办学网络系统,提升我们的线下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把优质资源送到老百姓手中,让普通老百姓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近年来,四川电大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巩固这个系统。我们的体会是:没有基层电大的发展,就没有省级电大、乃至国开大的发展;没有国开大、省级电大的发展,基层电大也将走向衰亡。国家、省、市、县各级电大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开放大学建设和电大转型发展出发,我们必须努力维护这个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让电大开大在继续教育领域凸显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
总之,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是实现电大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期望国开大加强开大建设工作的宏观统筹,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法规政策支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努力实现与地方电大开大的联动,共同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同步实现全国电大系统的华丽转型。我们深信,只要全国电大开大共同携手,齐心协力、团结奋进,我们的电大就会有美好的未来。